三七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分布范圍僅局限于中國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緯23.5°附近的狹窄地帶,分布于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下面為大家介紹三七的采收與加工方法。
三七的采收:
一般于立秋前后采收生長3年以上植株,起挖前10天剪去地上部分,選擇晴天起挖,挖時注意防止損傷主根。挖起后的三七,除去莖桿后,洗凈,剪下須根;曬干即得“七根”。去須根的三七曬2~3日后發(fā)軟時,剪下支根和蘆頭,分別曬干,前者為“剪條”;后者為“剪口”。
余下的主根,經(jīng)揉搓、曝曬至半干,再搓揉,反復(fù)7~8次至堅(jiān)實(shí)全干。再將之拌上粗糠、稻谷或蠟塊在麻袋中闖,以增加光潔度。所得為春三七,又名“春七”。而在12月至翌年1月開花結(jié)果后采挖者,因開花結(jié)果后養(yǎng)分損失,質(zhì)次于“春七”,為“冬七”。
三七的加工:
將挖回根摘除地上莖,洗凈泥土,剪去蘆頭(羊腸頭)、支根和須根,剩下部分稱“頭子”。將“頭子”暴曬1天,進(jìn)行*次揉搓,使其緊實(shí),直到全干,即為“毛貨”。將“毛貨”置麻袋中加粗糠或稻谷往返沖撞,使外表呈棕黑色光亮,即為成品。如遇陰雨,可在50℃以下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