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的農戶開始建設溫室大棚,但細心觀察有些溫室大棚的建設出現了一些誤區(qū),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要警惕溫室大棚建設中的幾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棚內下挖過深
此為當前蔬菜大棚建造中的突出問題。棚內下挖過深的害處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必然會造成棚前臉處出現較長的遮陰帶,不利于喜光作物生長。另一方面,建棚者把棚內熟土作為堆砌墻體利用后,裸露地表是一層生土,土壤有機質含量和有益微生物量匱乏,透氣性差,容易使當季蔬菜生長遭受影響。出現此問題主要原因:其一,部分菜農誤認為,棚內下挖越深越保溫,越利于蔬菜生長,以至于在某地出現了“地窖式”蔬菜大棚(棚內距離地表2.5米深),這些都是不合理的。其二,建棚者為了省工省時,在堆砌墻體時,直接從棚內下挖取土,棚前土壤卻沒有利用,更增加了棚內與棚前地表的高度。
合理的棚室下挖深度
根據當前菜農建棚資金投入的有關情況,我們認為,一般情況下,采用鋼管作骨架,棚內*立柱選用5.8米(下埋60厘米左右),后墻高度4.5米左右,棚內下挖深度為0.5米-1.2米的棚室較為合理。在建造該類棚室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墻體用土也要從棚前空地下挖取土,下挖深度視情況而定,一般要在0.5米以上。
誤區(qū)二:墻體內外坡太陡
此誤區(qū)是蔬菜大棚建造過程中的一個細節(jié)問題。一些菜農從占用土地多少考慮,認為大棚墻體內外坡太陡,必然會多占土地,使棚內的種植面積減少,但若從蔬菜生產的角度考慮,棚墻體內外坡太陡勢必會影響溫室大棚蔬菜生產。
墻體內外坡太陡對棚室生產的弊端:一是由于此誤區(qū)減少了墻體的總表面積,進而降低了白天墻體的蓄熱量,導致棚室(夜)溫度易受影響,不利于棚室作物的正常生長、發(fā)育。二是東西墻內側坡太陡或無坡度,容易使棚內光照不足,影響蔬菜的光合作用,降低其產量及品質。另外,墻體內外坡太陡降低了棚室的牢固性。
誤區(qū)三:溫室大棚雨季排澇系統(tǒng)不健全
此誤區(qū)如不考慮,遇突發(fā)情況,則勢必損失嚴重。若棚室排澇系統(tǒng)不健全,遇雨澇時節(jié)便會排水不暢,致使棚內積水嚴重,把棚后墻泡塌。例如很多地勢不平的地區(qū),因大雨排水不暢導致棚內積水深達1.5米,大部分墻體倒塌。因此,建議在建大棚初期要考慮全面,以便應對突發(fā)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