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豐美的大蝦,可能來自遙遠的南太平洋;一粒香甜的國產大米,可能經(jīng)歷過138天的生長期……如今,國人的餐桌背后,有越來越多可以說道的講究。從口感、品質到安全、營養(yǎng),在消費升級大潮下,國人對餐桌美食的追求不曾停歇。實際上,不僅餐桌上的變遷清晰可見,它更拉動著背后從種養(yǎng)到加工、上市的產業(yè)鏈條遷移,供需兩端在消費升級節(jié)點上激蕩出新的火花。
車厘子:從節(jié)日禮品到大眾消費品
近年,越來越多進口水果擺上中國家庭的餐桌,成為居民消費水平提高以及中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見證。
十多年來,每到春節(jié)回老家時,上海的吳文都會備上一份*的年貨。出發(fā)當天或前一晚,他會花上四五百元,到市場買上幾斤新鮮的進口車厘子,用這稀有的水果來作為年終對家人的饋贈。“*次買的時候,市場上車厘子還不多,帶回老家,老人小孩都沒見過,一嘗味道還挺美。加上車厘子一個個晶瑩飽滿、紅紅的像燈籠,也挺討喜,這個習慣就保留了下來。”吳文說。
不過一路買下來,車厘子市場行情卻有了不少的變化。吳文說,過去價格高的時候100多元一斤,還不好買,現(xiàn)在春節(jié)價格基本在80多元左右,周圍大型超市、水果超市出售車厘子的也多了起來,不用再跑老遠了。更明顯的是,過去進口車厘子在春節(jié)前后比較多見,而現(xiàn)在,一年四季都有了。
從消費者感受的變化,到不久前網(wǎng)絡上時興的“車厘子自由”,其實都是車厘子這種進口高價水果伴隨著消費升級逐漸成為大眾消費品的寫照。
每日優(yōu)鮮發(fā)布的消費報告顯示,2019年,智利車厘子問鼎年貨新星榜單,相比2018年,智利車厘子的銷量同比暴漲了32倍多。在實體門店,車厘子從高端進口超市走進了越來越多普通商超和水果市場。“剛開始也是嘗試性的,進一點賣一點,現(xiàn)在高峰期*能賣幾千元。”一家綜合超市銷售人員說。
今天消費者能更便捷地享受車厘子的美味,也是消費升級與前端供給良性互動的結果。
以中國進口車厘子重要的來源國智利來說,自2012年起,中國成其*的車厘子出口市場,一條圍繞車厘子出口的產業(yè)鏈日益龐大。據(jù)智利水果出口商協(xié)會公開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7—2018年,智利共向中國出口車厘子10.6億美元,總量超過12.5萬噸,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2018—2019年,超過83.75%的智利出口車厘子來到中國。
在車厘子成為“爆款”之前,它們從智利抵達2萬公里之外的中國,需要耗費二三十天。如今,通過空運和冷鏈物流,從采摘到與消費者見面不過幾十個小時。通常來說,智利車厘子上市時間在11月到次年二三月,而現(xiàn)在,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多國的車厘子相互補充,加上中國本土的大櫻桃,中國消費者餐桌上的這類水果基本可以四季不斷。
實際上,不僅是車厘子,來自東南亞的山竹、榴蓮、菠蘿蜜,以及南美的牛油果、藍莓和來自南非的橙子等進口水果越來越多地在中國家庭“登堂入室”,成為餐桌上五彩斑斕的“調劑品”。
黑豬肉:從少有問津到供不應求
伴隨新需求增長,更多企業(yè)聚焦差異化食品的生產供應,從育種、飼養(yǎng)等多方面提升品質與口感。
要說餐桌消費,肉類是支出大頭。除了近幾年紅火的進口牛羊肉,實際上,牢牢占據(jù)肉類消費主流的豬肉也在“靜悄悄”地升級。
縱向來看,中國人吃豬肉比以前略有減少。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豬肉消費總量從2014年的5700多萬噸遞減到2018年的5400多萬噸。但是從品類來看,售價相對較高的黑豬肉近年來卻迎來了不錯的市場行情。
“黑六”是不少市民熟悉的北京黑豬肉品牌,從2003年在北京開出*專賣店,其見證了消費者對產品逐漸接受的過程。
由于育種成本更高、生長期更長等原因,市場上北京黑豬肉的價格一般是普通白條豬價格的3到4倍。“價格相對較高,肉質比普通白條豬偏肥,消費者*初不認,剛開始*賣不了半頭豬。”北京黑六牧業(yè)科技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說,轉機出現(xiàn)在2013年,隨著環(huán)保、綠色、有機等理念滲入百姓生活,越來越多消費者愿意花錢嘗試企業(yè)自繁自產自銷、健康更有保證的豬肉產品。
“拎菜籃子買菜的一般是以40至60歲的顧客為多,他們對多年前土豬的香味還有味覺記憶,北京黑豬肉能勾起一些印象。”據(jù)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北京黑豬的瘦肉率、肌內脂肪等含量和普通白條豬有所不同,其獨特的風味漸漸受到更多消費者歡迎。
隨著需求的增長,近年來,市場上出現(xiàn)了諸多黑豬肉品牌,既實現(xiàn)了線下門店的不斷拓展,也贏得了更多線上消費者的關注。某電商平臺發(fā)布的市場調研情況顯示,七成用戶關心豬的品種與飼養(yǎng)過程,以年輕人居多的線上消費群體更是如此,豬肉消費升級已成趨勢。
大米白面:主食開辟細分市場
大米講究新米種、新產區(qū);面粉要分高筋低筋,口味更多元,供給更多樣。
不僅水果、肉類等顯而易見的品類在升級,就連大米、面粉這些看似尋常的食材也在日趨豐富和多樣化。
在北京一家中型綜合超市中,不同品牌、產地和品類的袋裝大米占據(jù)了長長一整排貨架,以5千克裝的大米為例,價格從30多元到200多元不等。“現(xiàn)在不比以前,除了要口感好,很多顧客還要挑選米粒的形狀、問產地,甚至關心是不是有機的。”超市銷售人員介紹,因為顧客有需求,現(xiàn)在大米的賣點越來越多,新品也比以往來的更多了。其中,五常大米和泰國珍珠米是近幾年增長很快的種類,5千克包裝的價格至少近百元。
另一位品牌駐店銷售人員告訴我們,該品牌5千克裝大米售價140多元,一斤米要14元多。以前向消費者推薦總怕人家嫌貴,現(xiàn)在愿意嘗試的顧客越來越多。
天貓發(fā)布的《2018年大米品類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新鮮米、新米種、新產區(qū)等是大米消費的新趨勢。比如,一年內收割的“新米”、3個月內收割的“鮮米”以及“現(xiàn)磨”“生鮮米”等,成為與大米產品相關的熱搜關鍵詞。此外,海水稻大米、有機大米、富硒米等多種不同特性的大米也受到細分人群的歡迎。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安全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企業(yè)也從生產環(huán)節(jié)作出調整。例如,針對近年來時有冒牌事件發(fā)生的五常大米,黑龍江五常市質檢部門在源頭進行質量檢測,并實現(xiàn)“一檢一碼”。消費者在天貓旗艦店購買的每袋五常大米都會有一張專屬“身份證”,用手機掃一掃,大米的種子、施肥、物流全過程一目了然。
同為主食,面粉也“玩”出了越來越多新花樣。一家食品企業(yè)有關負責人介紹,現(xiàn)在不少城市家庭往往有3個面粉盒子,一個是通用面粉,適用性*廣;一個是高筋面粉,用來制作一些對面粉要求高的面包;一個是低筋面粉,用來制作餅干類的小點心。相較之下,國內生產的主要是中筋面粉,因此,近年來進口到中國市場的面粉,也主要是滿足和適應國內市場升級的需求。
“買得放心、吃得安心”“*還能不斷有更好的風味作為調劑”,許多消費者這樣表述對未來餐桌的愿景。經(jīng)濟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還在繼續(xù),供給的完善提升正在進行,未來的餐桌上不愁沒有更多好滋味。
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