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jié),西和縣姜席鎮(zhèn)馬集村油用牡丹種植基地一派繁忙,村民們忙著給油用牡丹除草松土,迎接即將到來的花期。“油用牡丹是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的‘鐵桿莊稼’,今年沒有受霜凍影響,長勢比去年好,一定會豐收。”望著眼前綠意融融的油用牡丹,大地綠生態(tài)農林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周向相高興地說。
一個偶然的機會,周向相與油用牡丹結緣。2015年在外做生意的周向相回鄉(xiāng)打算發(fā)展農業(yè)產業(yè)。恰巧,西和縣農業(yè)農村局邀請專家講授關于引進木本油料方面的知識,讓他初識油用牡丹。隨后,他跟隨縣里組織的考察團到山東等地實地考察,看到了油用牡丹的發(fā)展前景。
“與觀賞性牡丹相比,油用牡丹不僅中看、更中用。”周向相娓娓道來,油用牡丹渾身都是“寶”。葉子可以作飼料,是孔雀、鴕鳥、珍珠雞等珍禽類以及家禽喜愛的“美食”;花籽壓榨的牡丹油,素有“液體黃金”的美譽,可用于食品、化妝品、營養(yǎng)保健品等領域;花朵、花蕊還可以加工牡丹花茶;其根皮(丹皮)又能入中藥。更為重要的是,油用牡丹不“嬌貴”,耐干旱、耐貧瘠、耐高寒,在荒嶺薄地、沙地、坡地等都可以種植。一年栽植,50年不換茬,種植成本低、可常年收益。“西和縣的海拔、地勢、年降水量、氣候等都適宜油用牡丹生長。”周向相說。
在政府的扶持下,2015年6月合作社正式成立。借助農村“三變”改革,將當?shù)卮迕竦耐恋亓鬓D過來進行種植,農戶還可通過勞務、技術、資金、固定資產等多種方式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培育油用牡丹苗,免費發(fā)給農戶栽植。目前,該基地油用牡丹已達400畝。經過3年多的發(fā)展,油用牡丹已進入收獲期,經濟效益開始凸顯。“2018年合作社生產的牡丹花茶、油用牡丹籽和飼料純收入就達80多萬元。”周向相告訴記者,今年牡丹苗沒受霜凍,收入一定比去年還要好。
從2015年種植油用牡丹到現(xiàn)在,合作社先后帶動周邊11個村380多戶貧困戶增收致富,其中已經有150多戶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子”。
今年72歲的馬楞子是姜席鎮(zhèn)下胡村的貧困戶,兒子因病不能干體力活,孫子上高中正是用錢之際,全家收入僅靠兒媳在縣城邊照顧孩子上學邊打工。2015年合作社開始種植油用牡丹后,馬楞子在家門口就有了經濟收入:土地流轉費每畝一年可以收入500元,他流轉了兩畝多川壩地;馬楞子平時就和老伴在牡丹基地打工,一月下來能掙2600元左右。 “現(xiàn)在基本不缺零花錢,平時孫子上學的花銷也不愁了。”老馬高興地說。
據悉,今年西和縣大力推廣油用牡丹種植,種植面積已達1439.64畝,苗木生長態(tài)勢良好,成活率達95%以上。并通過脫貧攻堅招商引資,今年與廣州雍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對接油用牡丹種植項目,計劃3年內在全縣建成3萬畝油用牡丹基地,進一步激發(fā)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發(fā)展主導產業(yè)的積極性,帶動當?shù)刎毨裘撠氃鍪铡?/p>
姜席鎮(zhèn)被譽為西和縣的“后花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晚霞湖位于該鎮(zhèn)境內。這樣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讓周向相心里盤算著一本賬。他告訴記者,計劃把連片種植的油用牡丹嫁接成觀賞牡丹,打造牡丹觀賞園。再養(yǎng)些孔雀、鴕鳥等珍禽,與合作社已有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相連接,打造成生態(tài)觀光園,作為晚霞湖景點的延伸,發(fā)展旅游產業(yè),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