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_91免费无码国产在线播放_日日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黑龍江?。鹤尯谕恋爻陨稀盃I養(yǎng)配餐”(圖)
黑龍江省:讓黑土地吃上“營養(yǎng)配餐”(圖)
農業(yè)網   時間:2019/4/15 15:19: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閱讀數:404

黑龍江大豆

  “大豆的生長過程,氮磷鉀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化肥的施肥比例應因地而異,農民朋友一定要掌握科學‘測土配方施肥’方法,讓黑土地吃上‘營養(yǎng)配餐’,才能提高大豆產量和質量。”日前,黑龍江省供銷社直屬企業(yè)倍豐農資集團農化服務技術尖兵朱有利,在海倫為農民朋友們講解大豆施肥技術。

  正值備春耕時節(jié),多地農民被倍豐集團組織的測土配方施肥培訓班吸引進了課堂。來培訓班學習的多是種豆的“老把式”,他們對施肥新技術嘖嘖稱贊。海倫市農民劉福林說:“種了幾十年大豆,以前施肥都靠經驗,沒想到里面學問真不少,我必須得好好學習科學種田了。”

  近年來,國家有關政策在我省逐步推進,黑龍江省供銷社為盡快完成千萬畝大豆種植目標,由其直屬企業(yè)倍豐農資集團定制了2019年大豆測土配方施肥實施方案,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農民培訓會300場,培訓種田大戶及種植帶頭人10000人。截至目前,倍豐農資集團在全省共開展培訓80余場,培訓人數2000余人,采集土樣6000余份,新增測土面積300余萬畝。倍豐農資集團農化中心主任張義軍說:“在2019年大豆耕種前,我們匯總多年測土數據,對全省大豆種植測土盲點區(qū)域進行土樣采集和檢測,補充土壤養(yǎng)分數據檔案10000份。”

  多年來,大量的土壤數據資料成為此輪測土配方施肥培訓的基本數據來源,而完成這些檢測數據采集整理的功臣則是一群80后、90后的科技人員。

  在倍豐集團農化服務中心,一群身著白大褂的檢驗化驗員有序忙碌著,化驗員婁冠群是他們中的一員。

  婁冠群告訴記者,質量檢測結果合格與否,需要依據國家統(tǒng)一標準進行判定,為確保每一批產品質量符合標準,檢驗員們都要及時查閱檢測更新標準,研究標準中的實驗原理和相關操作,并對標準中更改的部分做好標注提示,及時向檢測化驗員們轉達。

  據了解,倍豐集團農化服務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生態(tài)研究所遙感團隊合作,利用“3S”技術,開發(fā)黑河市愛輝區(qū)、克東縣、海倫市三個區(qū)市的倍豐農資集團大豆測土配方施肥指導平臺,實現電腦和手機APP雙重應用。將倍豐農資集團多年的土壤養(yǎng)分數據和配套的施肥方案植入到施肥指導平臺中,生成相關市縣的土壤養(yǎng)分圖譜,根據土壤測試結果,由研發(fā)中心結合各地氣候條件、施肥習慣、目標產量等因素,確定各區(qū)域大豆測土配方施肥營養(yǎng)補充方案及施肥指導作業(yè)書,并發(fā)放到農戶手中。另外,農戶也可依托網絡平臺查詢自家土壤養(yǎng)分情況和配套的施肥方案。

  記者看到,建議卡上提示著海倫市百祥鄉(xiāng)農民宋亮的23畝地的檢測結果,磷的數值是75ppm,屬于偏高狀態(tài);鉀數值129ppm,屬于偏低狀態(tài);有機質含量4.12%,屬于中等狀態(tài)。多項檢測指標清晰地呈現在建議卡上,并附有詳細的施肥建議和肥料施用注意事項。

  劉福林說:“種大豆一定按照專家提供的建議科學施肥,這樣既節(jié)約成本,又能提高大豆產量!”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liqif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因互聯(lián)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lián)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lián)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