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六合河王湖畔的南京中華茉莉谷茉莉花種質資源基地內(nèi),科研人員及工人正馬不停蹄地為去年培育的中華茉莉小苗開展移苗植樹工作,同時,歷經(jīng)4年由南京林業(yè)大學與中華茉莉谷聯(lián)合科研攻關培育的新一代野茉莉品種——中華茉莉將在4月中下旬迎來全面盛開。
茉莉花種質資源基地由南京林業(yè)大學與中華茉莉谷于2012年共同發(fā)起成立。茉莉科研團隊負責人、南林大喻方圓教授告訴記者,至2018年,他們已收集了茉莉種質資源近200個(接近全球茉莉品種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建立了全球*茉莉花種質資源(基因)庫,*代植物品種——六合野茉莉每年5月20日左右盛開。第二代新品“中華茉莉”歷經(jīng)5年公關,今年即將全面迎來盛開。
中華茉莉谷河王湖基地負責人郭琴告訴記者,中華茉莉是野茉莉科野茉莉屬的灌木或小喬木樹種,生于海拔400-1804米的林中,花白色,茉莉清香。分布于秦嶺和黃河以南,東起山東,西至云南,南達臺灣、廣東的區(qū)域。因瀕臨滅絕,經(jīng)他們引種馴化培育而成。她告訴記者,因基地是重要的茉莉花種質資源(基因)保存地,平時一律不對外開放。近日,多家中小學校、研學機構希望來基地開展研學游,經(jīng)謹慎評估,公司決定計劃在4月下旬開展首屆中華茉莉研學賞花節(jié),到時可一睹近十萬株中華茉莉及二十余種其他品種茉莉花開的盛況。
農(nóng)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nóng)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