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做電商之前,今年26歲的安徽省宿州市碭山小伙郝蒙從沒有想過,常年坐在輪椅上的自己,能夠通過互聯網把家鄉(xiāng)的酥梨和黃桃賣到大上海去。
“現在正值旺季,今天一早就接到上??蛻舭l(fā)來的2000件黃桃罐頭訂單,總價11萬元,還提前收到了1萬元訂金。”打小因為腦癱落下肢體殘疾的郝蒙,在表達這句話時,盡管顯得有些吃力,但可以看出,他對生活的那份憧憬和信心。
郝蒙家住碭山縣曹莊鎮(zhèn)梨園新村,村名真實道出了這里盛產酥梨水果的天然優(yōu)勢,但和大多數碭山縣其他村鎮(zhèn)一樣,在過去,豐產不豐收的現狀普遍存在。
這種情況得到好轉,還得從當地電商開始說起。
2016年春季,碭山蘋果出現滯銷,廣大貧困戶雪上加霜。碭山縣積極動員縣電商協會,組織全縣電商企業(yè),開展“水果義賣”“酥梨眾籌”等公益促銷活動,幫助果農網上銷售水果。
短短一個多月,就幫助果農銷售蘋果3000余萬斤、增收1800余萬元,其中幫助1800多戶貧困群眾解決了銷售難題。
一直以來,農產品的“買難賣難”是農村脫貧的“絆腳石”,發(fā)展農村電商仍面臨著物流“*后一公里”不暢通,人才缺乏,產品品牌知名度不高等諸多問題。
有著多年電商經驗的壹體水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繩力勇對此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自從玄廟鎮(zhèn)大寨村的電商扶貧驛站建起來之后,老百姓對電商的認識不再是過去的模糊印象,如今電商就在家門口,認可度大大提高。
不僅如此,村民的觀念意識也跟著改變,表面上看是通過手機買東西賣東西,其實帶動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在繩力勇眼里,這些年電商的發(fā)展和普及速度用“迅猛”一詞都不為過。以前碭山縣物流少、量也小,自從政府介入后,現如今但凡能想到的物流快遞,在碭山都有網點,而且觸角已經延伸到農村,物流的“*后100米”不再是問題。
碭山縣擁有近百萬連片生態(tài)果園,年產各類水果170萬噸。近年來,電商的網上強大銷售能力,不僅讓碭山縣“賣果難”“賣果賤”成為歷史,也為碭山縣探索電商*扶貧打下了基礎。
單從一組數據上來看,2015年,碭山縣電商網絡交易額10.4億元,2016年就漲到了37.3億,去年更是突破40億大關。今年上半年,該縣實現電商網絡交易額21.52億元,同比增加28.7%。
通過電商*扶貧,碭山縣有效帶動了1.26萬戶、2.51萬人擺脫貧困,走出了一條符合碭山實際的農村電商*扶貧之路。
這幾年的電商發(fā)展,碭山縣百姓是有目共睹,碭山縣委書記王廣敏也是深有體會:“電商產業(yè),給我們碭山脫貧攻堅點亮了一盞明燈、照亮了一條新路。”如今的王廣敏,但凡在公眾場合,都不忘為碭山果業(yè)的發(fā)展代言推介。
“扶貧只是*步,帶動百姓脫貧致富才是*終目的。”王廣敏認為,電商扶貧模式探索的意義,不僅體現在產業(yè)發(fā)展和脫貧成果上,更重要的是把互聯網的思維融入到了生產生活方式中,潛移默化地影響改變著碭山的發(fā)展。
數據統計,作為國家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截至今年上半年,碭山縣擁有電商企業(yè)1370家,注冊產品商標1500多件,網店、微店超5萬家,10萬余人從事電商及相關產業(yè),實現了全縣貧困村電商扶貧驛站全覆蓋。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