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_91免费无码国产在线播放_日日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河南虞城紅富士蘋果俏銷有“秘籍”
河南虞城紅富士蘋果俏銷有“秘籍”
農業(yè)網   時間:2019/1/8 14:15:00  來源:商丘日報  閱讀數:423

  初冬時節(jié)是紅富士蘋果收獲季節(jié)。2018年11月份之后的虞城縣紅富士蘋果種植區(qū),公路邊,購買紅富士蘋果的車輛排起了長龍;果園路,來采摘的游客流連忘返;市場里,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摩肩接踵……無論是果農還是蘋果銷售商,個個都喜上眉梢。

  該縣紅富士蘋果為何這樣俏銷?記者深入采訪了虞城縣紅富士蘋果產區(qū),對其俏銷“秘籍”進行了閱讀。

  質量“保證書”

  虞城縣種植蘋果的歷史已有30多年,是農業(yè)農村部命名的“國家優(yōu)質紅富士蘋果生產基地”。張集鎮(zhèn)和喬集鄉(xiāng)分別被授予“中國優(yōu)質蘋果基地百強鄉(xiāng)鎮(zhèn)”榮譽稱號。

  “我們一直都很珍惜這一品牌,在生產過程中,除了農業(yè)專家進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外,在打藥和上肥方面,政府從源頭抓起,堅持施用無殘留無公害的肥藥,力爭要把來自黃河灘的生態(tài)果打造成*紅的果子,*甜的心。此外,我們還大力發(fā)展精品果,擴大貼字果和富硒紅富士蘋果的面積。”采訪中,張集鎮(zhèn)黨委書記任圣義說道。

  俏女先嫁,包裝是*。在包裝上,他們印制了不同規(guī)格的精美的包裝盒包裝箱,以便包裝不同規(guī)格的果子,讓自己的蘋果一上市就受到歡迎。

  插上電商“翅膀”

  為了將虞城縣紅富士蘋果品牌打響,將果農的蘋果“賣出去,賣得起價”,虞城縣政府積極推動“互聯網+紅富士”戰(zhàn)略,與各大互聯網電商建立合作,同時攜手物流企業(yè)完善紅富士運輸鏈,把蘋果銷往全國各地。

  在虞城縣有關單位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下,目前虞城縣紅富士蘋果銷售工作進展良好,鎮(zhèn)里堌鄉(xiāng)丁瓦房村張慶衛(wèi)通過手機發(fā)布紅富士蘋果銷售信息,兩個月來共賣出蘋果200多噸。張集鎮(zhèn)順通物流服務站共賣出蘋果400多噸。

  據統(tǒng)計,目前該縣紅富士蘋果已經銷售總產量的80%。其中網上銷售量占總銷售量的60%。

  蘋果大賽搭平臺

  “紅富士蘋果能賣得俏,關鍵是蘋果大賽辦得好!”問起紅富士蘋果俏銷的原因,張集鎮(zhèn)紅富士種植大戶范興書連夸政府的“臺子”搭得好。

  為做大做強紅富士蘋果產業(yè),提升果農種植積極性,增加群眾的收入,助力脫貧攻堅工作。自2010年以來,每年的11月初,張集鎮(zhèn)、喬集鄉(xiāng)都要分別舉辦蘋果大賽,根據蘋果的品種、果重、果形、表光、色澤、糖分等指標對參賽果品打分,并對評出的一二三等獎及*獎進行獎勵。

  每年的蘋果大賽上,鄉(xiāng)(鎮(zhèn))政府還邀請水果專家對本地今后的紅富士蘋果的生產提出指導意見。同時他們還邀請國內紅富士蘋果銷售市場的經銷商參賽。今年11月舉辦的蘋果大賽上,4萬多箱紅富士蘋果被*一空,又和外地蘋果經銷商現場簽訂了5000噸的購銷合同。

  蘋果銷售過程中增加了很多就業(yè)崗位,為促進*扶貧快速進展,相關鄉(xiāng)鎮(zhèn)在安排務工人員的時候以貧困人口就業(yè)為主。據了解,100余名裝運工中有1/3是來自貧困戶,他們每年每人的相關收入超過5000元。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lishiyu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