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他戴上了“貧困戶”的帽子;4年后,他搖身一變成了脫貧致富帶頭人。4年時間,從貧困到小康的嬗變,巴東縣水布埡鎮(zhèn)八斗坪村村民鄒大年成了這個脫貧故事的主角。
八斗坪村海拔1200米,是典型的高山村。村民靠種植玉米、紅薯等糧食作物維持生計,雖產量不錯,但經濟價值沒有發(fā)揮,勉強只夠自己生活。
土地少、無技術、無手藝,加上糧食變不了錢,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沾不上的鄒大年,一頂貧困帽子一戴就是半輩子。一家人在貧困線上徘徊,雖做過很多嘗試和努力,但未沖出貧困線。就在2014年,鄒大年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扶貧的政策號召下,各級幫扶干部來到了鄒大年家,拉家常、謀策略、畫藍圖,為他量身定制脫貧路線,引導他發(fā)展辣椒種植,借助產業(yè)扶貧模式實現綠色脫貧。思路清了,路線明了,鄒大年干勁陡然躥高了起來。
“干部們都在拉我,幫我往前闖,這真是機會難得,我一定要努力干出成果來。”說干就干,鄒大年向親戚借來2000多元,試種辣椒4畝。
有了新目標,有了新產業(yè),鄒大年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一樣。從早到晚,一頭扎在辣椒地里育秧苗、移栽、上水、施肥,忙得團團轉,還請專家、扶貧干部到田間指導技術,一株株綠油油的辣椒苗在田間茁壯成長。當年,4畝辣椒全部豐產,累計創(chuàng)造利潤8000余元。
嘗到甜頭后,鄒大年把口糧田全部種上了辣椒,種植面積翻了番,每年收入超過1.5萬元。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6年,鄒大年一家脫貧出列。
沖出了貧困線,鄒大年又選擇站在新的起點上,帶領周邊村民一起致富,義務主動當起了田間技術專家。目前,全村累計種植辣椒100多畝,增加收入40多萬元,紅火小辣椒變成了脫貧大產業(yè)。
“我們的辣椒苗都是老鄒幫忙育的,移栽的時候他蹲點做技術指導,今年收入還不錯,比種高粱劃得來,兩畝辣椒就賣了13000多元呢!”談到致富好助手鄒大年,貧困戶黃本界伸出了大拇指點贊。
為讓辣椒種植戶不為銷售發(fā)愁,鄒大年主動聯系辣椒收購商,在自家設了一個收購點。每到收獲季節(jié),收購商提前和鄒大年聯系好收購的數量,他再逐戶聯系村民進行采摘銷售,實現了客商貨源穩(wěn)定和百姓增收的雙贏。
“我還想帶動周邊更多的貧困戶發(fā)展辣椒,為他們脫貧致富打下基礎,在家門口就能夠有穩(wěn)定的收入。”如今,鄒大年走上了抱團發(fā)展辣椒的路子,免費為老百姓提供種子、農藥、肥料等物資和技術指導服務,在辣椒地里一起追逐紅火日子。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