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貴的大棚”,在長治可謂家喻戶曉。不僅是因為它帶動了長子縣青椒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還因為它代表了一種奮斗不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
說起今年的收成,年逾六旬的李生貴由衷的高興,他說,僅大棚蔬菜種植這一項,每畝收入3萬元,大李村的村民人均收入也能達到3萬元。
回憶40年來,大棚蔬菜種植經(jīng)歷的酸甜苦辣、起起落落,個中滋味只有李生貴心里*清楚。
談起大棚蔬菜種植,李生貴像打開話匣子一樣滔滔不絕。
1979年乘著改革的春風,李生貴承包了5畝菜園,當年西紅柿、青椒、茄子、黃瓜長勢喜人,他賺到了人生“*桶金”,還被評為“縣勞模”。第二年,他一下子承包了200畝地,開始大面積種植青椒,并打開了河南鄭州等外地市場。“小河有水大河滿”,這是李生貴的信條。富起來的李生貴決心帶領村民們種植青椒,由一戶帶4戶,4戶帶全村,全村帶全縣……青椒成為了長子的特產(chǎn)和名片,1998年,長子被中國特產(chǎn)之鄉(xiāng)推薦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青椒之鄉(xiāng)”,享有了“天下*甜椒”的美稱。
李生貴每天都要在大棚里待幾個小時查看蔬菜長勢。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由于連年露地重茬種植,病蟲害嚴重,導致青椒生產(chǎn)質量產(chǎn)量逐年下降。怎么解決這一難題呢?李生貴一個冬天都鉆在大棚里反復試驗,終于研究出了一種簡易蔬菜大棚。這種大棚把無土育苗、遮陽網(wǎng)和防蟲網(wǎng)覆蓋、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病蟲無害化生態(tài)防治、模式化栽培、標準化生產(chǎn)等多項技術融合到一起,不僅解決了病蟲害,還可以省水、省電、省力、省時,提高了灌溉效率。農民朋友們親切的稱之為“生貴大棚”。
從旱地青椒到大棚種植,從研發(fā)“生貴式大棚”到示范“晚秋青椒”……李生貴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種好大棚蔬菜,讓更多的村民受益,讓更多的父老鄉(xiāng)親過上好日子。
2007年、2014年,李生貴先后兩次做了胃癌手術,如今的他每天早晨和中午,都要在大棚里待幾個小時查看蔬菜長勢……他說,之所以這么拼命,就是為了保住“中國青椒之鄉(xiāng)”這塊金字招牌!
“跟土地要錢氣粗,靠科技致富體面,當好科技頭羊,帶富一方百姓”“發(fā)展設施農業(yè),創(chuàng)新種植模式,瞄準市場間隙,增加農民收入”“遮天蓋地產(chǎn)出綠色,提前延后自成特色”……談起大棚蔬菜種植,李生貴像打開話匣子一樣滔滔不絕。
2015年,是李生貴*難忘的一年,他榮獲了“全國勞模”榮譽稱號,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如今,李生貴正帶領著三個兒子全力研發(fā)種植“晚秋青椒”種植。大兒子李強告訴記者,三個園區(qū)總面積近2000畝,力爭打造成為*萬畝綠色有機示范園區(qū)和全程綠色標準化生產(chǎn)基地。
農業(yè)網(wǎng)(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