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關鍵靠產業(yè)帶動。普洱市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中,立足各縣(區(qū))、村組自身資源優(yōu)勢和產業(yè)基礎,通過連片式發(fā)展、板塊式推進,將廣大貧困村、貧困戶緊緊聯結在產業(yè)帶上,鑲嵌在產業(yè)鏈中,助推廣大群眾依靠發(fā)展特色產業(yè)脫貧致富。
慶明村:引進姬松茸種植
近日,筆者在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磨黑鎮(zhèn)慶明村平寨村民小組姬松茸種植基地看到,村民正在忙著裝菌種,鋪蓋大棚草簾等。2018年,在慶明村“兩委”的協調下該村引進了福建姬松茸栽培種植產業(yè),通過“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方式,有效解決貧困戶苦于沒有致富產業(yè)的難題。
建蓋一個姬松茸大棚大概投資3至5萬元,一茬姬松茸的平均利潤可達3萬元左右。目前,慶明村已經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將20余畝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用于姬松茸種植。
愧竜村:西瓜豐收瓜農笑
當前,正值西瓜上市的季節(jié)。筆者在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聯珠鎮(zhèn)愧竜村田間地頭看到,一片片碧綠的瓜地里,西瓜滿地都是,放眼望去很是讒人,正在采收西瓜的瓜農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2018年,愧竜村種植西瓜約30畝,平均價格6元每公斤,預計可實現產值約35萬元,西瓜為當地農戶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竹塘鄉(xiāng):村民種草也增收
近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畜牧工作站技術人員,帶著牧草種子和技術深入竹塘鄉(xiāng)達的二組,現場培訓農戶草地除雜、皇竹草規(guī)格化種植以及非洲狗尾草播撒等操作技術。當天共種植皇竹草6畝,播撒非洲狗尾草45畝。
竹塘鄉(xiāng)退耕還草項目涉及土地1000畝,全部在達的二組,分兩年實施。該小組共有29戶農戶,戶均退耕還草30余畝,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戶。
據悉,退耕還草項目國家每畝土地補助1000元。2018年,達的二組500畝退耕還草任務完成后,將獲得50萬元的收入,待全部任務完成后,將獲得100萬元的收入。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