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黃山市溪口鎮(zhèn)礬溪村的大球蓋菇基地正在出菇。據研究所負責人吳榮華介紹,該基地總占地50畝,其中有42畝中藥材,18畝大球蓋菇,總投資30余萬元。是由安徽省黃山真菌研究所帶領當地貧困戶一同生產的,研究所主要提供菌種、技術和管理。
早在2016年的時候該地區(qū)就曾試種植過2畝多地大球蓋菇,并且取得了成功。當地的原材料資源豐富,所以在試種成功后決定加大規(guī)模發(fā)展。去年11月份開始生產這18畝大球蓋菇,今年的3月上旬開始出菇,原材料是用的當地木材加工廠的下腳料、農作物秸稈、山上毛竹的竹削,稻殼,還有雞鴨糞便等...每畝地約消耗秸稈5-6噸。
據吳榮華說剛出的鮮品被送往到當地的市場去銷售,但是收購的價格比較低,由于當地的大球蓋菇沒有普及所以市場認可度相對較低,導致滯銷,想往外地市場去銷售卻苦于找不到門路,當初決定生產大球蓋菇也是看好這個品種的發(fā)展前景,可是沒考慮到當地的消耗量和市場認可度,一直忙碌在一線當地也缺少銷售類人才,產品很好,現在市場價格也非常不錯,我們種出來的菇品相也是上佳,可是走不出去真是愁壞了。鮮品賣不出去只能烘干,烘干后雖然方便保存,但是銷路還是沒有解決。
據了解,在生產忙季還雇傭了當地的貧困戶來幫忙生產采收,每人每天的工資都在60-65元,至今為止總用工人數達到150人,達到2000多人次,多數都是當地的貧困戶,發(fā)出的工資總額已經達到13萬元左右。每畝大球蓋菇的生產成本是6000-7000元,大約能產6000-7000斤的鮮品,現在用土灶烘干17-18斤鮮品才能烘干成1斤干品?,F在烘干的大球蓋菇都囤積在家,資金無法回籠,雖然目前面臨困境,可是當問到下一步的打算吳榮華還是有信心的:“我們的產品很好,市場也并不低迷,現在只是缺少一個讓我們產品走出去的機會,一旦打開市場,或許將來我們當地和周邊市場就完全能消耗掉基地產品”。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