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_91免费无码国产在线播放_日日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致富經 > 宿遷聯(lián)伍:“蔬菜村”的轉型致富經
宿遷聯(lián)伍:“蔬菜村”的轉型致富經
農業(yè)網   時間:2018/4/4 8:50:00  來源:宿遷網  閱讀數(shù):405

  湛藍天空下,宿遷聯(lián)伍村一排排精致洋房在綠蔭中露出白墻;廣場上,老人閑坐暢聊,孩子追逐打鬧,各有各的樂;田野里,白亮亮一片,高標準的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邊……

  聯(lián)伍村,位于宿城區(qū)東南方,是羅圩鄉(xiāng)的“北大門”,更是宿遷的“菜籃子”。

  3月27日下午,都一點多了,聯(lián)伍村黨支部書劉寶善還沒顧上吃飯。這些天他尤其忙碌,今天外地團隊前來調研學習鄉(xiāng)村振興經驗,明天要參加區(qū)里培訓……喝了兩口水,劉寶善跟記者聊起了聯(lián)伍村。

  現(xiàn)在的聯(lián)伍村是遠近聞名的模范村,時光倒退十幾年,卻是另一番模樣:那時村里人均年收入大概兩三千元,差不多是現(xiàn)在的五分之一,村民住的也都是自建平房,青壯勞力紛紛外出務工。

  當一個村子,二三十歲的人不會種地、四五十歲的人不愿種地,大量農田被拋荒,人煙日漸稀少,*天變成“空心村”,該如何凝聚力量、振興產業(yè)?

  2007年底,聯(lián)伍村率先對本村七組、八組600余畝土地進行流轉,建蔬菜大棚。

  一開始,村民們聽了直搖頭。幾十年來,習慣了一季稻、一季麥,哪里種過什么經濟作物?在村民猶豫不決時,黨員孫家舉*個報了名。在黨支部動員下,大戶孫軍、劉善宏、胡幕獻等紛紛加入了聯(lián)伍村聯(lián)農合作社。經努力,聯(lián)農合作社與溫州、杭州簽訂專種大青茄子的合同,與南京、上海簽訂了美國西芹、文圖拉芹菜的購銷合同。

  “一畝園,十畝田。”大戶們用效益證明,聯(lián)伍村搞蔬菜種植是成功的。“一個大棚種兩茬,冬種茄子夏種芹,畝均純收入萬把塊。”孫家舉說,“種一季稻一季麥,畝均純收入有2000元就不錯了。”

  為解決村里農田分散、收入上不去的難題,聯(lián)伍村多次召開支委會、村組干部會、群眾黨員大會,結合實際,吸取過去經驗教訓,確定村產業(yè)結構調整以設施蔬菜為主,流轉土地,實施集約連片發(fā)展。

  產業(yè)興旺,資金是“催化劑”。搞蔬菜種植需要先建大棚,一個普通鋼架大棚就要近萬元,像其他大戶一樣流轉土地,村民也沒有那么多的資金,怎么辦?

  2016年初,聯(lián)伍村黨支部借助建設“菜籃子工程”項目契機,整合“菜籃子工程”省財政獎補資金120萬元及*扶貧幫扶資金130萬元,建設聯(lián)伍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建成蘇式日光溫室大棚27個,總占地面積200畝。村民自愿入股,每年每畝地除885元保底收益外,年終還二次分紅。如此一來,村民通過土地入股,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

  這個過程轉變得并不容易。2016年6月,聯(lián)伍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掛牌,劉寶善帶頭挨家挨戶去做工作流轉土地,不少村民不理解———沒了地,我吃啥?當時多數(shù)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老人小孩耕種這些土地力不從心,看在每畝地一年885元的流轉費和分紅上,村民們還是松了口。

  “劃得來!”低收入戶陳士林算起了去年的收入賬,“我們還是在地里做,現(xiàn)在算給合作社打工了,去年掙了2.1萬元的工錢。土地流轉除了租金,還有200多塊錢的分紅呢。”

  經過村組干部動員,合作社實現(xiàn)入股土地面積1000畝。

  種植設施蔬菜可是個精細活兒,離不開控溫、配藥、施肥等專業(yè)知識。從一麥一稻調到經濟作物,村民們都是門外漢,怎么種?

  為了攻克技術難關,村支部邀請*農藝師為合作社農戶做技術培訓;劉寶善多次組織農戶到山東壽光等地進行實地觀摩和培訓;技術員幾乎天天蹲在大棚里,為種植設施蔬菜解決疑難雜癥;黨員帶頭學習產品檢測技術,為農戶提供產品安全保障。

  技術到家,豐收就穩(wěn)了。待蔬菜長成了,怎能“養(yǎng)在閨中”?

  劉寶善侃侃而談“賣菜經”:*步,就是擦亮招牌。通過宣傳推廣,及時發(fā)布果蔬產品檢測指標,讓消費者放心。第二步,走出去,積極培養(yǎng)經紀人,找出路,跑渠道,減少二道販子的利益分成,爭取與一些大型超市合作,推出“農超對接”銷售模式。第三步,請進來,讓顧客親臨蔬菜基地,享受采摘樂趣。

  市場價格多變,為了降低風險,去年10月份,村支部聯(lián)系保險公司,與菜農簽訂芹菜*收購價保險協(xié)議,保證芹菜*收購價為2.4元/公斤。

  多重保障,層層努力,村支部幫助農戶解決了銷售問題。聯(lián)伍村的果蔬種植漸漸種出了名氣、種出了規(guī)模。

  目前,全村設施蔬菜達2154畝、中大養(yǎng)殖66畝、板材加工廠17畝、垂釣漁莊66畝等,經糧比達8:2,去年人均收入突破1.6萬元。

  產業(yè)旺了,活力強了。“這兩年,俺村里有個好現(xiàn)象,外出打工的青壯年逐漸回來了。”劉保善說,以往,年輕人嫌活累、麻煩,都出去打工。如今,現(xiàn)身田野的菜農,青壯年占了近半。

  “有了富民產業(yè),才能留住人。這話一點也不假。”劉寶善深有感觸地說。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yang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shù)據(jù)、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因互聯(lián)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lián)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lián)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