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_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_91免费无码国产在线播放_日日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yè)網首頁 > 農業(yè)資訊 > 國內綜合 > 青島河長制守護“水清岸綠”(圖)
青島河長制守護“水清岸綠”(圖)
農業(yè)網   時間:2018/1/3 15:29:00  來源:金膠州  閱讀數:378

河長制

  2017年是青島膠州市推行河長制工作的開局之年。膠州市委、市政府把河長制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迅速行動,壓實責任,攻堅克難,強力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率先出臺全面實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市、鎮(zhèn)(街道)、村三級河長組織體系,覆蓋全市全部水域;率先通過了青島市河長制辦公室的驗收,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

  聞訊而動 建立健全組織體系

  河長體系實現全覆蓋。按照上級要求,市、鎮(zhèn)兩級出臺了河長制實施方案,建立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市、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三級河長制組織體系。膠州市共有河道27條,中小水庫50座。共設立市級河長7名,鎮(zhèn)(街道)級河長105名,村(社區(qū))級河長630名,實現了“河長”全覆蓋。市、各鎮(zhèn)(街道)分別成立了河長制辦公室,配齊工作人員,為開展河長制各項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制度體系實現全覆蓋。堅持把制度建設作為河長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確各級河長是河道管護的*責任人,履行保護、管理、治理“三位一體”職責。出臺了會議制度、考核制度、督察督辦制度、部門聯動制度、聯系單位工作制度、信息報送制度等六項制度,為河長制高效推進提供了保障。河長履職實現全覆蓋。各級河長通過認河、巡河、護河、治河等工作方式“走馬上任”,按照“全覆蓋、抓重點、明責任”的要求,加大對包干河道的巡查力度,堅持市級河長每季度巡河*,鎮(zhèn)級河長每月巡河*,村級河長常態(tài)化巡河,*時間發(fā)現問題、交辦問題、處置問題。

  攻堅克難 改善水環(huán)境質量

  開展“清河行動”。按照“橫到邊、豎到底、全覆蓋、無盲區(qū)”的標準要求,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集中清除河庫岸邊、灘地垃圾和水面漂浮物。共清理河道長580公里,清理水庫和塘壩165座,投入工日2萬個,投入機械6000臺班,清理垃圾10萬立方米。河庫(湖)問題全面排查。市河長制辦公室充分發(fā)揮牽頭抓總的作用,各鎮(zhèn)(街道)全力配合,逐河逐段實地勘察河道“五大”違法行為,共排查出入河排污口211處,養(yǎng)殖場243處,違法建筑與違法活動1038處,真正做到了問題排查橫向上鎮(zhèn)辦區(qū)域明明白白,縱向上水系流域清清楚楚。專項整治違法違建。按照“系統治理、一河一策”的要求,編制綜合整治方案,大沽河35處違法建筑僅用2天時間就全部清除,在青島市沿河區(qū)市率先完成了省級河道整治任務。

  樣板示范 帶動全域河流升級

  根據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按照“一河一策”、“治河先治污”的原則,堅持“先治污,后治水;先河外,后河內;先上游,后下游;先示范,后推開”的理念,結合膠州市“1+10+9+X”城鄉(xiāng)污水處理體系,突出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生態(tài)治理,編制完成了全市河流綜合整治方案,徹底解決過去單純治河,污染在河里、根子在岸上、邊治邊污、前治后污的傳統治河模式,計劃到2022年對全市27條河流全部整治完畢。2018年,計劃投資6.89億元實施躍進河、碧水河、洋河、南膠萊河4條河道示范治理工程,治理河道66.75公里,以此為突破口把河長制工作落實落細。

  “全城皆兵” 拓展社會參與形式

  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各級河長認真履職盡責,充分發(fā)揮統籌協調作用,及時解決河道治理、保護、管理問題。河長辦強化組織,各部門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互動、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鼓勵社會參與。一方面與原有的部分水利設施管護員有機結合,整合資源,落實管護員293名。另一方面,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到目前已設立民間河長229名,河道警長53名,志愿者服務隊33支。主動接受社會監(jiān)督。按照“統一設置要求、統一安裝格式、統一公示內容”“三統一”的標準,設置完成省、青島市、膠州市、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五級河庫(湖)河長公示牌648塊,接受公眾監(jiān)督,形成了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河庫(湖)管護與治理的良好局面。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yè)網編輯:agronetfq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fā)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yè)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yè)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